为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,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,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,中国社科院马列所和中共绵阳市委联合主办的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与绵阳改革发展”研讨会,9月14日至16日在四川绵阳举行。来自首都理论界和四川理论界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。
与会者认为,2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,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。20年来,绵阳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,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:其一,绵阳是一个既无区位优势,又无自然资源优势的内陆城市,之所以实现了经济的持续、快速、健康发展,发展成我国著名的电子城、科学城,就在于高度重视知识和人才,制订并实施了“科技兴市”的战略并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。其二,绵阳在搞好物质文明的同时,坚持“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”的方针,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。与会者认为,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,具有周期长、收效慢、组成因素多、内容复杂、政策措施大多没有技术决策和经济决策有“硬性”和“刚性”等特点,因而必须在认清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作用的基础上,正确地制订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和策略。绵阳地处西部内陆,又是著名的电子城、科学城,制订了带有科技——文化共同体特色,为西部“硅谷”服务的精神文明建设战略,同时,加强领导,健全法制,综合治理,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。